當(dāng)前位置:首頁  媒體浙大

摘得屬于自己的“桂冠”

發(fā)布時間:2024-02-01來源:人民日報作者:柯溢能121

  【人物】王淵鵬

  【故事】2021年8月,亞殘運會開始征集字體樣品。殘疾人書法家王淵鵬投稿了多種書法字體,最終作品成功入選。他所書寫的“桂冠”二字,與火炬形象設(shè)計宣傳圖一起,成為亞殘運會的重要符號,走進億萬人的心里。作為殘疾人杰出代表,王淵鵬還擔(dān)任了杭州亞殘運會的火炬手,激勵更多殘障人士摘得屬于自己的人生“桂冠”。

  【點評】

  人生的路,可能充滿陽光,也可能遍布荊棘。40年前,因患急性脊髓炎,杭州人王淵鵬全身大部分失去了知覺,終日躺在床上,承受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痛苦。得知王淵鵬的境遇,浙江大學(xué)團委的兩名干部前往看望,并給他帶去了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》,鼓勵他多學(xué)、多寫、多練,爭取自學(xué)成才。在這次會面中,他們熱烈討論生活、憧憬未來,給王淵鵬的人生點亮了一盞燈。受此激勵,王淵鵬不再抱怨生命的不公,不僅自學(xué)了大學(xué)課程,還苦練書法,成了一名殘疾人書法家,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。

  戰(zhàn)勝挫折的過程,能磨礪人的意志,激發(fā)不畏難、不怕苦、敢奮斗的寶貴精神。王淵鵬不知寫壞多少支筆、寫滿多少張紙,才琢磨出了用雙手手腕夾住毛筆的寫字姿勢。在負重前行的路上,王淵鵬并不孤獨。陸鴻是一名腦癱患者,因為“不愿意當(dāng)家里面的累贅”,他走上了創(chuàng)業(yè)的道路。修自行車、開報亭電話亭、辦照相館……失敗了就再嘗試,一個辦法不行就換一個,通過不懈努力,他成功創(chuàng)辦了一家紙制品工廠,不僅憑借自己的力量支撐家庭,還吸納了30多名殘疾人就業(yè),讓他們也能自食其力、人生自強。在他們身上,我們看到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堅韌。也正是這樣的寶貴品格,支撐他們書寫了戰(zhàn)勝苦難、超越自我的故事,繪就了出彩人生。

  從挫折中奮起,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這需要自身頑強的意志,也離不開社會的幫扶。當(dāng)年癱瘓在床的時候,村民們會把生產(chǎn)隊里唯一的電視機放在王淵鵬家門口,村里唯一一份報紙也會被送到他的床前。時光流轉(zhuǎn),支持不變,幫扶方式方法更加豐富多樣。殘疾人友好型城市建設(shè),保障殘疾人能更好融入社會生活;社會救助體系越來越完善,讓更多有需要的人被看見、被關(guān)懷;各種專門為身殘志堅人群搭建的就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平臺,讓越來越多的殘疾人找到了逐夢前行的方向。涓涓細流匯成大江大海,不僅給了殘疾人物質(zhì)保障,也給了他們拼搏奮斗的精神支持,讓他們的人生擁有了更多可能。

  奮斗是一首永不過時的歌謠。我們感動于一個個奮斗的故事,也從中汲取面對生活、迎接挑戰(zhàn)的勇氣。在實踐中錘煉本領(lǐng),在挫折中砥礪精神,經(jīng)風(fēng)雨、見世面、壯筋骨、長才干,一代代年輕人才能不負韶華,成長成才,擔(dān)負起國家和民族的希望,更好實現(xiàn)人生價值。展望未來,讓我們共同邁上奮斗的新起點,朝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前進,摘得屬于自己的“桂冠”。


《人民日報》2024年2月1日05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