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杭州網】何為“教育家精神” 浙江大學三位教師這樣說

發(fā)布時間:2024-09-09來源:杭州網作者:吳越溪 吳雅蘭11

教育興則國家興,教育強則國家強。9月7日,在第40個教師節(jié)來臨前夕,浙江大學召開新聞發(fā)布會,系統(tǒng)介紹學校近年來在教師隊伍建設、教育家精神弘揚、教育質量提升等方面的新進展新成效。

2024年浙江省勞動模范、永平“杰出教學貢獻獎”獲得者、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(chuàng)新大賽一等獎獲得者作為教師代表,講述自己的教育教學經歷,并闡述教育家精神。

2024年浙江省勞動模范嚴密:“心中有學生、處處是課堂”

2024年浙江省勞動模范、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嚴密始終將“培養(yǎng)學生成長、成人、成才,成為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建設者”作為自己終身平凡而偉大的事業(yè),在教學中堅持“德育為本、教學為根、科研為翼、產業(yè)為橋”的育人理念。

無論是本科生課程還是研究生課程,他都會針對性地結合科研和產業(yè)制定教學方案,精心設計教學內容,因此獲得歷屆學生高度評價。他牽頭編寫的教材入選各級重點建設項目,所著《磁學基礎與磁性材料》被清華大學等逾百所知名高校選用,再版(重?。┻_21次,被同行院士評價為“領域影響力最大著作之一”,榮獲浙江大學首屆優(yōu)秀教材特等獎。

在實踐中,他認為“心中有學生、處處是課堂”。他帶領團隊與多家頭部企業(yè)共同建立了多個暑期社會實踐和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,為科研能力訓練和全面發(fā)展提供一個堅實的平臺。

教師是立教之本、興教之源。近年來,浙江大學堅持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,立足立德樹人,聚焦素質提升,在建強教師隊伍的征程中邁出了“更高質量、更加卓越、更受尊敬、更有夢想”的堅定步伐。

去年,學校發(fā)布《浙江大學使命愿景紅皮書(2023版)》,激勵每一位浙大教師樹立“躬耕教壇、強國有我”的志向和抱負,踐行“為黨育人、為國育才”的責任和擔當。浙江大學副校長王靖岱表示:“要著力強化新時代高素質專業(yè)化教師隊伍建設,共興尊師風尚,提振師道尊嚴,團結凝聚更多優(yōu)秀教師以更加奮發(fā)有為的精神狀態(tài)投身教育強國建設實踐。”

永平獎“杰出教學貢獻獎”獲得者周黎明:“好老師最重要的是熱愛教學”

第十屆永平“杰出教學貢獻獎”獲得者、經濟學院副教授周黎明說,做一名好老師,最重要的是熱愛教學,不僅要教書,更要育人;不僅要啟智,更要潤心,讓學生在學習知識、啟迪智慧的同時,塑造高尚的靈魂、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三觀。

“我特別愿意給新生開課,因為我心中有一個不自量力的想法:我希望每個考上浙大的新生,一進浙大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哇!原來大學的課程這么生動有趣,原來浙大有這么有趣的課程,從而一進浙大就愛上浙大!”

周黎明的通識課“經濟法理論與實務”都是周一開課。這是新生正式開課后的第一堂通識課,也是開啟他們夢想大學第一課的舞臺。在這個浙江大學最大的線下教室——有500名學生聽課的課堂上,周黎明仿佛化身為演員,用他妙趣橫生的講解、生動鮮活的案例、啟迪人生的哲思牽動著每一位學生的喜怒哀樂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高峰時期一學年有4000名學生選了周黎明的通識課,也就是說,浙大有一半的本科生都曾上過他的課。

由于選課學生多,周黎明幾乎全年無休地在郵件、微信和釘釘上解答學生們的各種問題,還積極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法律糾紛和疑難問題。他說:“只有全身心投入,才能真正得到學生們的真心認可?!?/p>

據(jù)悉,永平獎自設立以來,共評選出了近百位長期在教學一線奮斗的優(yōu)秀教師,樹立了眾多愛生重教標兵,在全校形成了愛崗敬業(yè)、奮發(fā)向上、教書育人的工作氛圍。今年,除經濟學院周黎明獲永平“杰出教學貢獻獎”之外,馬克思主義學院段治文、化學系傅春玲、機械工程學院顧大強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孫凌云、動物科學學院胡福良5位教師也獲得了永平教學貢獻獎,外國語學院梁君英、電氣工程學院孫盾、農業(yè)與生物技術學院樊龍江、醫(yī)學院包愛民4位教師則獲永平“教學貢獻提名獎”。

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(chuàng)新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周繼紅:“育人是一項系統(tǒng)工程”

農業(yè)與生物技術學院特聘副研究員周繼紅,在今年暑假舉行的第四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(chuàng)新大賽中脫穎而出,榮獲全國一等獎。她正是一位在浙大走過本科、博士并留校任教的青年教師。

周繼紅主講通識核心課“茶文化與茶健康”。在精進業(yè)務的過程中,她用跨學科的思維碰撞去挖掘一批批學生關于“茶+X”的創(chuàng)意靈感。比如討論課有同學提出,現(xiàn)在機器人這么先進,它能代替茶藝師嗎?周繼紅就組織了茶藝隊和膠囊泡茶機進行了一場 “人機大戰(zhàn)”,讓不同專業(yè)的學生分別從沖泡藝術、成本核算、成分浸出規(guī)律等角度展開對比,也有同學在此基礎上開發(fā)了會柔性機械動作的“茶道機器人”。

通過學校舉辦的一場場專題培訓,周繼紅不斷汲取養(yǎng)分并開展教學創(chuàng)新。她積極將現(xiàn)代信息技術融入教學,設計了課程知識圖譜,并與拓展資源鏈接二維碼一同融入教材,同學們用手機掃一掃就可以查看每個知識點的思維導圖、視頻資源和PPT課件。

“13年前,我就是這門課程的一名學生,我的導師是曾經的永平‘杰出教學貢獻獎’獲得者。如今我從課程的受益者轉變?yōu)檎n程的建設者,我的每一次成長都離不開學校的支持和護航。正是浙江大學提供的廣闊平臺,讓我切身感受到與教育強國追求共同成長的熱愛與堅守?!?/p>

高等學校作為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的集中交匯點,既是造就高水平創(chuàng)新型人才的主要陣地,也是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(fā)展的關鍵平臺。多年來,浙江大學確立了“以學生成長為中心”的育人理念,整體優(yōu)化了本科專業(yè)布局,同時面向國家急需,先后建設了人工智能、集成電路、機器人工程、生物育種等8個緊缺專業(yè),目前共有國家級一流專業(yè)建設點91個。學校還從專業(yè)建設出發(fā),系統(tǒng)推進核心課程、核心教材、核心實踐等要素建設。截至目前,全校共有國家級一流課程121門,獲評首批國家級優(yōu)秀教材13本,獲得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、二等獎21項,各項總數(shù)均居全國前列。

(杭州網、杭州通客戶端 2024年9月8日)